石榴云/新疆日报记者 逯风暴多多策略
“风太大,没法吊装了。”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石头乡戈壁深处,大风裹挟着砂石呼啸而来,段稳盼站在百米多高的吊车下,遗憾地连连摇头。
大石头乡是有名的风场,场内风力资源丰富,多个风电项目选择建于此处。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科技创新实验风场项目三标段也是其中之一。项目主要建设风力发电机组及基础施工、箱式变电站、场内外道路及附属设施施工、风机吊装平台搭建、集电线路敷设等工程。
2月底,木垒广袤的戈壁滩上仍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冰雪,段稳盼以项目经理的身份,带着三标段第一批进场人员踏雪而来,打破冬季无法施工的定律。
早进场、早准备、早开工多多策略,也意味着得面对更多的严寒与冰雪,以及无人、无电、无水、无信号的环境。
“大家带上馕和水,从县城出发直奔戈壁滩。”2月的场景段稳盼记忆犹新。大石头风场常年刮风,冬季的寒风更是刺骨,他和同事们踏勘现场、选择项目部驻地。下午时保温杯里的水已凉透,“喝口水得在嘴里暖一会儿,直接咽下去会冻得一哆嗦。”他笑呵呵地说着,那些工作中的苦似乎已成了趣事。
段稳盼今年40岁,参与建设最多的是公路、铁路、水工项目。对于风电项目,他算是“半路出家”。2024年,他在木垒参建一个风电项目,承担35个风机基础和382个铁塔基础施工任务。
面对全新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以及独特的行业规范,段稳盼白天带队跑工点,就地研究施工工艺、资源设备,晚上组织大伙儿学习施工规范和电力行业先进经验,分析施工方案。
经过1年多钻研和坚守多多策略,段稳盼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,也熟悉了风电施工各个程序,为干好今年的风电项目奠定了基础。
大石头风场的风又多又大,一场风从年初刮到年尾,风力3—4级是常见,7—8级也时有发生。大风起时,沙尘遮天蔽日,人站在风中连眼睛都睁不开。
三标段负责该项目68台风机的建设,段稳盼每天迎风而上,指导风机基坑开挖、焊接钢筋、浇筑混凝土……一天下来,满头满脸的尘土,就像一尊刚出土的兵马俑。
4月底,段稳盼被授予“全国劳动模范”称号,到北京参加了表彰大会。远在千里之外,他一有时间就询问项目进度。“马上进入风机吊装阶段,一刻也不能放松。”他说。
从北京返回木垒,段稳盼放下行李就跑到施工现场。看到吊装前的物料储备充足、吊装机械和人员已经到位,这才松了口气。
风机吊装工作要开始了。5月7日一早,段稳盼来到吊装现场,仔细检查塔筒是否绑扎牢固、固定塔筒的配件是否齐备等。
所有的准备工作已就绪,此时风却越刮越大。段稳盼皱着眉头走来走去,到了吊车下,他抬头观察了一会,随后摆一下手,暂停吊装工作。“一节塔筒90多吨重,吊装时不能有任何闪失,还是等风变弱了再吊。”他说。
返回项目部,段稳盼拿出图纸写写画画,又叮嘱大家随时待命,一旦风力变弱马上吊装。项目今年要并网,他憋着一口气要把它干好。
5月8日天刚亮,段稳盼突然醒了过来多多策略,走出宿舍一看风力变弱,马上招呼大家赶赴吊装现场。经过3个小时的吊装,风机第一节塔筒总算是立了起来。他满怀信心地说:“新疆正处于大发展时期,我要抓住机会多干几个项目,留下自己的青春足迹。”
旺信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